幽暗的地牢里,潮湿血腥和腐烂的味道直冲鼻腔,令人作呕。坚固的石墙上遍布的,不知是烂泥还是干涸的血迹。
狱卒头子搓了搓手掌,偏头向角落里唾了口痰,眯起眼睛从一面脏兮兮的石墙上挑选悬挂着的一串串钥匙。
磨蹭了一会儿,又伸了几个懒腰,他这才不情愿地从一位身着华服的宫人手里接过一个小托盘,顺手推给另一个狱卒。
他手提着钥匙,向牢狱深处走去,持托盘的小卒跟在其后。
道狭窄逼仄,越向里走去,光线便越发阴暗,发霉的气息也随之愈发浓重。
牢头的视线落在那精致的木托盘上。它由梨花木精雕细刻,其上盛放食物的器皿是青花白瓷,这两样贵物出现在死牢里,总归不合时宜。
毕竟是由一位身份不凡之人送来,供给另一位身份不凡之人的吃食。
牢头走到了尽头的那间监牢,慢吞吞地打开门上悬垂的铁链。
身后的小卒把托盘放在地上。
以往几日,黑暗中的女子只会静静地蜷缩在角落,不言不语,而他们送来的食物和水总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
——像是死了一样。
不知为何,小卒脑中总会闪过这样一句话。
“寒姑娘那样好的一个人,究竟为何沦落至此啊……”离开那间牢房后,小卒不免叹道。
“外头传言她悖道逆伦,早就与枢密副使祁大人私相授受了,后来祁大人尚公主做了驸马,祁家姑娘由爱生恨,鬼迷心窍给公主投毒,这才被押进死牢。”牢头眯眼回望,语气蔑然。
“仅是祁家收养的义女,本也和祁大人无血缘,哪里便逆伦了。”小卒低声嘀咕着,似是有些为她打抱不平。
“且不说这个,单是毒害公主的罪责,足以掉千百次脑袋。”牢头懒洋洋地坐在扶手椅上。
“寒姑娘绝非这种人,”小卒目光坚定道。“她医术高明,人又心善。从前汴梁遭旱灾,她亲自去周济布施;这些年开药坊,便是亏本也要救治贫民——”
牢头不耐烦地打断他。
“谁叫她一个女人,非要入朝当医官,又掺和争储,还得罪了国师?人家说她有罪,那她便是有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小卒难过地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外头全是国师手下的兵士,即便是祁大人都束手无策,能送吃食进来已是铤而走险,怕是大罗神仙来,都救不出她喽……”
遥遥的,祁寒听见了他们的交谈,心中钝痛已有些麻木。
忽然,背靠着的墙壁传来轻微叩击声,若有似无。
祁寒怔然,强撑着意识侧耳静听。
那轻叩声富有节奏,三长两短,绝非错觉,倒似某种暗号。
不多时,她竟觉察到,手边墙缝中有什么东西塞了进来。
一张字条。
牢狱昏黑,借着黯淡的月光,隐约可见其上二字。
——济逊。
逊字的“走之”旁,似是被反复描画,墨迹浓重,已有些洇开。
——走之?
因着身虚体弱,祁寒有些麻木迟钝,尚未理清思绪,便听得牢狱外吵吵嚷嚷。
“我军有令,若无国师授意,绝不能放人出去!”高声者是国师手下的怯薛军长,奉国师之命看守诏狱。
“圣谕在此,谁敢不尊?”祁念笑的副将察罕手持圣旨高举身前,扬声回敬道。“难不成,新帝敕令,尚不及国师势大?”
“祁氏死罪既定,哪儿能说赦免就赦免!”怯薛长慌忙展臂阻拦,显然是不敢承担放人的后果。“待本官向国师通报此事再做决定,否则便是你们枢密院徇私枉法!”
“今夜朝中举办‘济逊宴’,先祖定下过规矩,济逊当日,大赦天下,”察罕冷瞪他一眼,挥手挡开他。“既有规矩在前,人我就先带走了。”
“每年的济逊宴都在岁末!如今才二月,哪儿有此时国宴的道理——”
“新帝登基在即,如何不能设宴?”察罕厉声道,径自带着兵士闯入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