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大皇子身边的汪直在外求见!”
正准备进大帐伺候正统皇帝朱祁镇的王振,一听是大皇子身边的人,也没放在心上。
“他大老远从京城跑来想干什么?你去问清楚了。皇上这会儿正在休息,什么人都不见!”
“是,儿子这就去好好盘问他!”
一路风尘,汪直自知身负重任,一追上大军就想快点儿将差事办妥当。
“喜公公,现在能去见皇上了吗?”汪直见太监喜宁走出来,连忙上前询问。
“汪公公,干爹说皇上现在在休息,不见任何人!还有,你这么着急想见皇上,到底想干什么?你要是不说清楚,今日只怕是见不到皇上!”
见喜宁态度如此傲慢,汪直也不惯着他,自己是大皇子身边的人,这次出来办差,那就是大皇子的代表。
“这件事只怕你们还没有知道的资格!咱家是奉殿下的命令来的,此事必须要当面见到皇上才能说!”
“大皇子才四岁,他能有什么重要的事让你来找皇上?汪直,你今天要是不把事情说清楚,就别怪咱家不客气了!”
汪直冷笑了几声,他是真没把喜宁这个王振身边的狗腿子放在眼里。
“叫你一声喜公公,那是咱家看在你伺候皇上的份儿上,不要以为认了个干爹,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汪直!你...你......”
“你什么你?你爷爷我再跟你说一遍,咱家不仅是奉了殿下的命令,还有太后娘娘的旨意在身,你要是再敢拦着,小心你的脑袋!”
两人的争执声越来越越大,正在荒庙内睡觉的朱祁镇被吵醒了。
“去外面看看,谁在说话,这么大声!”
王振示意一名小太监出去查看情况,很快便去而复还。
“皇上,外面好像是大皇子身边的贴身太监汪直在外求见,被喜宁喜公公给拦住了!”
“汪直?他来做什么?”
朱祁镇对汪直有那么点儿印象,但不多。
“皇上,想必是小殿下有事需要来向您请旨,现在要不要让他进来?
这个时候,王振也不好再阻拦,皇帝朱祁镇已经知道外面来的人是谁了。
“让他进来吧!”
还在争吵中的汪直被带了进去,喜宁仿佛如落败的公鸡,不对,只能算半只公鸡,虽然心里很不爽,但只能在一旁记下今日这笔账。
“等着,总有我喜宁出人头地那一天,你们这些狗奴才...”
见到正统皇帝的汪直,立即将贴身携带的孙太后懿旨拿了出来。
朱祁镇一听又是自己那亲娘要来教自己怎么做事,当即就不耐烦地挥手让汪直出去。
“回去告诉太后,朕已经亲政了,不是三岁小孩,知道该怎么做事!”
“皇上,殿下在来之前特意嘱咐奴才,您一定要看完太后的懿旨。此外,殿下还吩咐奴才,说什么也要看着皇上您看完这道懿旨,不然,回去就要奴才的狗头!”
汪直跪倒在地,一脸委屈,几乎声泪俱下,看得朱祁镇更加不耐烦。
“王先生,让人把这狗奴才轰出去!朕想好好睡一觉。”
“皇上!皇上!您一定要看啊!一定要...”
两名锦衣卫将汪直架着出去,恰好又被在外的喜宁瞧见。
“哟!这不是汪公公嘛?怎么让人给叉出来了?你们怎么能如此对待大皇子身边的人呢?你们都不怕大皇子怪罪吗?”
汪直没管阴阳怪气的喜宁,带着自己的人就去找英国公张辅。
“怎么走了?大皇子交给你的差事你办好了吗?狗奴才,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清自己是谁,跟爷面前叫嚣,还不是落得...”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再跟你说一遍,咱家奉的是太后娘娘和殿下的旨意前来办差。你有个好干爹不假,可你别忘了,太后娘娘是皇上的嫡母!”
忍无可忍的汪直一顿话给幸灾乐祸的喜宁说的没了脾气。
要这么算的话,那他刚才的话要是真传进太后和大皇子的耳中,干爹王振也保不了自己。
“汪公公,喜宁只是...”
“别只是了,好好去伺候皇上,还有伺候你的干爹!”
汪直走了,只留下喜宁独自一人在风中凌乱,满脸的苦涩。
正在营帐内和众人分析当前敌情的英国公张辅,听卫兵来报,说是大皇子殿下身边的人要见自己。
“大皇子派人找老夫做什么?”
张辅先是一阵惊愕,然后走出了营帐,毕竟是大皇子身边的人,他张辅还是要见一见的。
“汪直见过英国公!”
“汪公公不必多礼!殿下派你来军中找老夫,可是有要事相告?”
“还请公爷借一步说话!”
见汪直这么神神秘秘的,张辅更是不解。自己平日里也没跟大皇子殿下有任何交集,连见都没见过几面。
“英国公张辅接旨!”
第一遍,张辅还没反应过来,皇上不就在大军之中嘛,为何要让殿下身边的人来给自己宣旨?
“公爷,这是皇太后的懿旨,您请接旨吧!”
汪直小声提醒,张辅这才明白,皇太后只怕是有旨意单独给他。
“老臣张辅接旨!”
“皇上年幼,未曾见过刀枪之利,英国公乃沙场老将,此次亲征,大军所有调度皆听命于你,不必顾及皇帝。另派太监汪直协助你完成救驾之重任,望你二人精诚团结,顺利保护皇帝回京!”
旨意念完,张辅脸上瞬间不淡定了。
“汪公公,这道懿旨真是出自皇太后之手?”
就知道英国公第一时间不会轻易相信,汪直拿出另外一封殿下朱见深的亲笔书信。
“公爷,这是殿下给您的亲笔书信,您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张辅,十分吃力地看完汪直递给他的书信,脸上的表情更精彩了。
“殿下竟能预料到我军即将出现的危机!老夫要是没记错的话,殿下今年才四岁。如此睿智,实乃我大明之福!”
这位曾追随永乐大帝南征北讨的沙场宿将,看完朱见深的书信后,不由连连赞叹。
见英国公已经相信了太后的懿旨,汪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而王振此时也替皇帝朱祁镇念完了另外一道太后的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