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天后,材料第七设计室。

这家实验室属于国产尖端科技实验室,主攻方向是做战斗机机身材料的。

第七设计室的主任孙长兴看着手里的一堆实验数据,长长的叹了口气,看来这次新型机身材料悬了.......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孙主任,您在么?”

“进。”

办公室门被推开,研究院张明瑞走了进来,他是专攻材料学的国内顶尖学府的博士,也是孙长兴带的实习生。

张明瑞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看,他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孙主任,实验室那边材料复核结果出来了,碳纤维材料的研制失败了,实验结果显示材料不合格。”

在战斗机的制造中,碳纤维材料作为最基础的材料之一,它占据了机身重量的25%,是机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材料因其卓越的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的制造中。

然而,由于外部技术的限制和制约,这种关键材料只能依靠国内科研团队进行攻关研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的实验室自然而然就肩负起了研发国产碳纤维材料的重任。

科研人员们全身心投入到了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工作中,然而没想到,最终还是失败了。

孙长兴脸色黑的要命,“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失败了,国产碳纤维材料什么时候能真正站起来?!”

唉,如果还是攻克不下来,只能花大价钱去购买国外的成品碳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了,只是到时候,不知道又该受多少外国人的白眼和嘲笑啊.....

孙长兴紧紧捏着手中的数据报告,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小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的声音低沉,“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

张明瑞点点头,他能感受到老李的担忧和压力,这种碳纤维材料,是新一代战斗机制造的关键所在,一旦被外国人掣肘,那对国防安全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

张明瑞咬了咬牙,拿出了另一份报告放到了孙长兴的桌子上,“主任,这是昨天空军某部发来的一份国产碳纤维的性能测试,真实性我无法考量,要不您先看看?”

“空军?”孙长兴冷嗤一声,“他们提出需求可以,搞研发?呵呵,屁也不是!”

他接过报告打算粗略的看几眼,可越看越是心惊胆战。

“什么?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抗拉强度在3500MPa以上?!”

“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可在2,000℃时使用,在3,000℃的高温下不熔融软化?!!!”

“这是什么材料?这是国产碳纤维?”

孙长兴愣住了,“这个实验报告是真的还是假的?!”

孙长兴是在碳纤维领域耕耘了一生的专家,在他的眼中,碳纤维并不仅仅是物质,而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热情所在。

他看碳纤维的眼光,就如同鉴赏家看待稀世珍宝,他经曾说过:“有些数据我只需看一眼,便知道它能不能用。”

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他与碳纤维长期接触所积累的深厚经验,已经融入了他的骨髓。

孙长兴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绝对是t300以上级别的碳纤维材料,如果报告上的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且能够量产这种材料,那确实能够解决咱们实验室的燃眉之急。”

“小张,迅速向空军查证这份材料测试的真实性。”

“是,孙主任!”

“算了,我亲自去吧,”火急火燎的孙长兴披上了外衣,“我现在就去空军那边,你去通知专家领导,一起去空军开会!”

“就说,国产新一代战斗机研究进程有重大进展!”

“这材料的实验数据如果能确定真实性,那真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