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考估分

世纪初赣省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到处盖不完的房子。爸爸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去地里把活干完,吃过早饭骑上二八大杠去镇上帮工。不管风吹日晒雨淋,就这样几年的辛劳,供完了杨涵大学四年和妹妹高中毕业。

爸爸在田里干活时间少了,大部分农活都压在妈妈身上,妈妈那几年也是加倍精力透支苦撑着这个家。

杨涵还有个哥哥,比他大两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现在在邻县学修车。

爸爸妈妈都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基本就没上过学。爸爸上过一年学堂就回家挣工分了,妈妈就没进过学堂。他们吃过没文化的亏,所以只要杨涵几个有能力读,读到哪他们就供到哪。

在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看来,能读书就是好,就不用每天风吹日晒种田了。年轻人不读书那就要学门手艺,即使大哥想去外面闯荡,爸爸还是坚持要他先学修车。

真是朴实无华,高山仰止的父爱。

爸爸在2012年身体实在疼痛难忍,去医院查出肝癌。农村人身体有小毛病是不去医院的,自己扛一下就过了,最多去镇上开点药。等他再也坚持不了去县医院检查,查出肝癌已是中晚期。

那时杨涵在深市上班,得知消息真是无法接受,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哭了,让大哥带着爸爸来粤省羊城肿瘤医院复查。当医生告诉杨涵确诊消息时,他在医生办公室直接崩溃,无法去面对在外面大厅坐着等候消息已经很是消瘦的爸爸。后来经过手术,医生说是手术成功,但8个月后爸爸还是在痛苦中走了。

杨涵现在想起这些就心如刀绞,愧疚得无地自容。

“爸,你身体怎么样,要不要去医院做个体检?”

“做什么体检,浪费那钱干什么。”

杨涵无奈,他知道现在劝不动,可真没法说啊。暗暗下决定,找机会一定让爸爸去医院仔细检查下身体。

以前爸爸只是下田干活,是烟酒不沾的。后来跟着泥水匠师傅做工地,应酬多了,慢慢才开始抽烟喝酒。记得医生说肝癌的原因跟喝酒有很大关系,加上平时劳累休息时间少,这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原因。

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杨涵只能自己想办法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才行。可现在的自己能干什么呢?

“爸,我明天去学校,要估分填报志愿了。”

“好,我和你妈都没读过书,也不懂这些,你不懂的要多问老师。”

“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杨涵吃过早饭就要出门,妈妈递给他几张10元的钞票,“拿着,省着点花。”杨涵默默地接过来装到兜里。

走半小时泥土路来到镇上,叫上表妹邓兰。邓兰是姑姑的女儿,和杨涵同年,比他小几个月。小学,初中两人都在一个班,一起学习一起长大,是真正的青梅竹马。高中杨涵考上一中,邓兰在二中,今年她也是高三,早约好今天一起去学校。

两人来到镇街上,去县城的班车就要开走。杨涵赶紧快几步挤上去,示意售票员还有一个人要上车,等邓兰上车两人在最后排靠边座位坐了下来。

镇上到县城的车费是一块,大概需要半小时。杨涵掏出钱来仔细数了下,整整50块。在2003年,对于一个农村的高中生来讲,这可是不小的数目。食堂素菜都是一毛两毛,荤素搭配是三毛,五毛,肉菜是一块,十块钱都够他用一星期的。

小心翼翼把钱装好,还按了按口袋。表妹邓兰在旁边看了翻个白眼,姑姑家在镇上算是富裕家庭,表妹零花钱也多,平时去学校都是她抢着给车费。

杨涵读的石县一中,属于省重点,每年都能有一两个考上清北。在人口二十多万的小县城,能考上一中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杨涵高中住校,来到记忆中的宿舍,有几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一时也叫不上名字。倒是宿舍的同学看到他,都热情招呼,“哈哈,涵哥来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也浮现在杨涵脑海,廖经平,刘德强,都是平日玩的好的同学。

人以群分,几个一起玩同学成绩都差不多,都在二本线挣扎,成绩在学校也属于中上。杨涵也热情拥了上去,大家一阵嘻嘻哈哈。

上课时间也快到了,一起来到教室。同学们基本都到齐,教室里闹哄哄的。这些即将挣脱牢笼的雏鸟们向往着更高处飞翔,都在讨论着预估的分数和心中向往的大学。

一会班主任刘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上,同学们都安静下来。

老师的笑容比往日更热情真挚,“同学们,高考结束了,开心吧。今天大家来预估成绩,然后根据预估的成绩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有三天时间,后天截止。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不懂的也可以来问老师,也可以回去和家长多商量。班长把填报志愿参考书发下去,大家根据参考书指引来填报。”

杨涵是不需要估分的,他已经知道了谜底。高考成绩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考了468,二本线是478。填报志愿也没有更多选择,一本线差的太远,排名靠前的二本院校,根本没戏,没有开天眼,想捡漏是不可能的。

能读本科,估计还是因为大学开始扩招,学校没招满,降分录取了他。

经平凑了过来,“涵哥,你估了多少分?要填哪个学校?”

杨涵心思不在这里,随口应答“470左右,不知道能不能够得上二本,有时间慢慢挑,也不急着填报上去。”

他寻找着那记忆中的倩影,许安瑾,曾经的白月光。即使在一个县城,却像是隔了一个世界,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见过。

这一世会有机会吗?杨涵心里问自己。

许安瑾是高二上学期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刚开始还有流言蜚语,说她已经职校毕业了,托关系进来重新读高中,比同学们都要大几岁。

她刚来到班里时一个人坐在角落,就像一株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遗世而独立。她总是不悲不喜,静静听讲,对每个同学都温文有礼,美丽又大方。

虽然刚来时她的成绩垫底,等高二结束,成绩已经火箭般蹿升到年级第一。文科第一的宝座在高三一年都不曾动摇过半分。高考成绩是625,县文科状元,后来去了人大,是学校为数不多的考上985名校的几个人中一个,这些杨涵二十年后还记得很清楚。

2003年虽然已经有985/211的说法,但远没有二十年后那么流行。二十年后那卷得飞起的年代,各种指导老师到了暑假一天直播24小时,指导考生填报985/211。在2003年,这些名校人们更习惯统一称呼为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