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厥王宫。
草原上彩旗飘扬,碧草接连着白云。
祭坛前,阿史那枭点燃了篝火塔。
火焰霎时冲天,似要将整个草原都烧着似的。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齐呼:“天佑可汗。”
公仪玥看着跪伏的众人,有些恍惚。
五年前她从姜国远嫁而来之时,阿史那枭刚失去父亲,部族岌岌可危。
而如今他竟统一了草原。
直到手被阿史那枭轻轻握住,她才回过神。
众目睽睽,她有些羞窘。
刚想要挣脱开来,却被他强硬捉住手不放。
阿史那枭目不斜视看着草原众人,低沉声音却在她耳边响起:“我让华契从天竺带回了长生花种,你可喜欢?”
她偏头看去,捕捉到他一闪而逝的笑意。
掌心那炽热的温度熏红了公仪玥的耳尖。
她面上却强作端正地说:“尚可。”
祭典结束,草原众人围着升腾的火焰载歌载舞。
夜已深,公仪玥回到寝殿。
侍女采薇侍奉她换上常服。
她面带忧虑:“公主,姜国来使还未到,祭典怎么就举行了?”
公仪玥垂下眼睑,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从她嫁到草原开始,往年的祭典总会等姜国来使到了之后再举行。
如今怎会如此?
她看着窗台洒落的清寒月光,吩咐道:“你去打听一下使者团的情况。”
这时,殿门被推开。
阿史那枭走了进来,一脸沱红。
采薇连忙行礼退出。
公仪玥迎了上去,闻到他身上的酒气:“你怎会喝如此之多?”
阿史那枭望着她,眼睛亮亮的:“阿玥,我今日十分高兴,只比娶你那日少一点点的高兴。”
公仪玥听着他的醉话,又看着他侵略性的眼神,耳尖又红了。
“好了,快进来喝杯茶解酒。”她拉住阿史那枭的手。
但下一刻,反而被他挽住了腰身:“今日有月,娘子也该浮一大白。”
他说着,将公仪玥带出了寝殿。
屋顶上。
公仪玥和阿史那枭并排坐着。
今日正是十五,草原上的月亮通透无比。
风吹拂着公仪玥的发丝。
公仪玥喝一口酒,抬眸斜了阿史那枭一眼。
“你如今汉话说的越发好了。”
“该多谢娘子,日夜教导。”阿史那枭勾唇一笑。
公仪玥一掌打在他手臂上:“好的不学,怎越发**。”
说完,她脸颊微红。
阿史那枭拉住她的手,将她拥入怀中。
凉风凛冽,身后温热的体温却驱散了寒凉。
公仪玥怔怔看着天边的圆月,想起了远在上京的母亲和弟弟。
离家五年,遥遥万里。
不知母亲身体可还康健,弟弟可有成家。
她不由喃喃:“明明是一样的月亮,不知为何草原和上京的看起来竟差别如此之大。”
阿史那枭闻言,眼神一暗。
他喝了一口酒,看着天际的明月,不知思绪飘向何处。
半夜,寝宫榻上。
公仪玥已然熟睡,阿史那枭却睁开了眼。
他看着怀中人的睡颜,眼中情绪复杂。
片刻后,他起身穿上衣袍,走出寝宫。
这动静惊醒了为公仪玥守夜的采薇。
思索片刻,她悄悄跟上。
东集殿。
阿史那枭推门走进。
他的神色冷峻。
里面的人都低头右手抱胸行礼:“可汗。”
大将华契上前道:“可汗,草原各部既已统一,下一步便该挥军南下。”
望着行军图上的上京二字,阿史那枭沉默不语。
华契神情有些着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枭,你难道忘了你的仇恨了?!”
阿史那枭闭了闭眼:“我没忘。”
“那我的王现在不肯发兵,难道是因为那个所谓的姜国公主!”华契大声道。
阿史那枭眼神一厉:“华契,闭嘴!”
华契不甘愿的闭上嘴。
“还有何事?”阿史那枭淡淡问。
采薇闭气蹲在墙角,听到最后一句。
“可汗,姜国来使已尽数灭口。”
《今夕长生待君归》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玄漫卓越的想象力和写作天赋。他通过精妙的叙述和恰到好处的情节铺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幻而真实的世界。主角公仪玥阿史那枭的形象立体而生动,她的聪明和坚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情节紧凑而又引人入胜。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这是一本充满魔力和感动的佳作,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今夕长生待君归》这本书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作者玄漫通过精湛的笔力,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主角公仪玥阿史那枭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
《今夕长生待君归》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故事框架,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作者玄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主角公仪玥阿史那枭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她的坚韧和智慧让人为之动容,读者会被她的故事所感染和启发。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张力。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富有深度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体验到情感的波动和思考的启示。
《今夕长生待君归》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作者玄漫通过精心编织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主角公仪玥阿史那枭的成长历程。她面对困境时展现出坚定和勇敢,这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层层递进。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趣味,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富有情感共鸣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