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那天之后我埋头准备不久之后的比赛,是高考前唯一的保送机会。
我试图忘记过去与幼宁的羁绊。
但生活仿佛处处都有她的痕迹,房间里摆放的每一座奖杯,都刻着我们两人的名字。
看着我们的第一座奖杯,脑海中又浮现出小小的幼宁捧着奖杯的画面。
虽然举着半人高的奖杯样子有点滑稽,但是她却很郑重的对我说:
「我们是天定的组合,命中注定要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将我吞没,这种潮湿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我分不清过去十年的幼宁和现在的幼宁,究竟哪个是真正的她。
该说陆羽程有魅力,还是爱情的力量更强大呢?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一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我也没有想到,那天我去找幼宁的视频会被发到网上。
【天才小提琴少女昔日队友竟想知三当三】。
视频被掐头去尾的剪辑只剩下我劝说他们分手的片段,最后那句「不要为今天的选择痛哭流涕」显得格外恶毒。
一直以来只要是标题和幼宁有关的帖子,都有很大的流量。
更何况各大营销号都在转发,短短一天的发酵,全网铺天盖地的声音都在骂我。
「小三就应该都去死!!!!无论男女!」
「楼上的,他这是当三未遂【偷笑】」
「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竟然这么恶毒。」
「呜呜呜,真是白瞎了幼宁这些年来一直带着他了,就这么见不得我们小仙女幸福嘛?」
「我们小仙女原来是为了爱情才封琴的,好伟大。」
「拜托,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们两个真的很般配嘛?俊男美女好爱!小三退散!!」
他们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眷侣,而我成了人人鄙夷唾弃的罪人。
我试图澄清但是根本没有人相信我。
找到网吧老板,调出当天的监控发布上网,但我微弱的发声根本敌不过全网营销号带的节奏。
走在校园里也时常看到有人对我指指点点。
再次经过网吧后的小巷,正在门口抽烟的陆羽程一口烟全吐在我脸上,挑衅的笑着。
我知道视频是他发的,但我不想纠缠,只是屏住呼吸离开,不做理会。
家人也因为这些不堪的言论而感到困扰,妈妈怕我伤心只敢晚上在房间偷偷地哭。
而我努力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滑稽的可笑。
我断绝所有社交平台的声音,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就戴上耳机听备赛曲目。
只专心准备之后的比赛。
可还是发生了意外。
比赛当天有匿名者将视频U盘寄给了主办方,并有大批水军在主办方官博底下声讨。
这样三观不正,知三当三的人怎么配参加比赛。
我据理力争,试图解释清楚这并不是事实真相。
尽管提供了完整的监控录像。
但依旧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我努力了十几年,唯一的保送机会,还没开始就没了。
主办方,并不愿意为我一个曾经只是伴奏的参赛者承受这么大的舆论压力。
看着在场所有人鄙夷的目光,我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冤屈,脑海中紧绷着的弦终于断了。
直面在场每一个人的目光,脑中嗡嗡作响却掷地有声:
「你们只相信那些带节奏的营销号,只在乎自己认定的事实!即使我将真正的真相摆在你们面前也不愿意相信!」
「你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自以为正义,却不知道你们其实一个个都是刽子手。」
虚伪。
《青梅被拐后,我成了首席》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男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感谢麦麦的出色创作。
《青梅被拐后,我成了首席》是作者麦麦独具匠心的杰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征服了读者的心。主角于悦幼宁陆羽程的形象鲜明而又有力量,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追求。
作为一名喜欢[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爱好者,我常常遇到两类问题:有些小说情节流转匆忙,感情线若有似无;而另一些则显得剧情矫揉造作,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读完《青梅被拐后,我成了首席》,我发现这本书既没有流于俗套,又没有牺牲感情线来服务剧情。作者麦麦在文笔上表现出色,流畅的叙述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那些美好的小段子,如细水长流般温馨隽永,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情感。我不禁要给它五颗星的评价!
向《青梅被拐后,我成了首席》作者发出诚挚的请求,请继续关注这条评论! 《青梅被拐后,我成了首席》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于悦幼宁陆羽程的成长历程令人感动,他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聪明冷静的思维。作者麦麦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篇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