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上十年,我早不记得父母长什么样子。
奶娘说我是王家嫡次女,本该金尊玉贵,都怪那该死的算命先生。
她都要红着眼骂一通,可她怕教坏我,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该死、黑心肝、烂肚肠。
我依偎在她身边,笑着看向天空,扳着手指头数阿兄还有几日回来。
会给我带什么稀罕玩意。
这庄子离京城很远很远,我来时坐了好几天马车,到这里后,几个凶狠的婆子守门,说遵老爷、夫人命令,不许我出门。
在这宅子里,把我一关就是十年。
我不识字,不会吟诗作赋,更不会弹琴跳舞,灶上的活也不会。
但奶娘还是会夸我乖巧,说我花种得好。
是这世上顶顶好的姑娘。
阿兄也夸我是世上顶顶好的妹妹。
阿兄是奶娘的儿子,当初跟着我一起来到这庄子。
与我的这不许那不许不同,倒没有人管着阿兄如何如何。
他先跟附近村里猎户进山打猎,学得一身本事后跟人走镖,如今已娶妻生子,在村里安家落户。
嫂子就是他猎户师父的女儿,两人感情好得很。
「奶娘,阿兄还有几天就回来了。」
「这趟出去一个多月,是该回来了。」
我看向蔚蓝的天空,它本该无边无际,但我被困在这方寸之间,显得它也很小很小。
我想起阿兄回来与我说的江河湖泊,茂密林荫,人来人往的街道,热闹非凡的市集庙会、各种美食、稀罕玩意……
十年了。
父母不曾让我回去,也没有来看过我。
吃穿用度全由庄子产出,虽吃不上山珍海味,穿不了绫罗绸缎,倒也不曾让我饿着、冻着。
小时候不懂克父克母是什么意思,稍大些,几个婆子闲话说我是扫把星,得离我远些,免得沾染晦气,我便懂了。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父母亲人远离我,我难受过,但好像也没有很难过。
因为我有奶娘,有阿兄。
阿兄这次带回来稀罕玩意不少,其中还有一盆奄奄一息的茶花,说叫什么十八学士。
我哪里知道它的雅称,只觉得它可怜,小心翼翼修根换土,浇水后放在窗边,拿小布巾擦拭它所剩无几的叶片。
等它发新枝冒新芽。
「奶娘,奶娘,它活了。」
我催着奶娘快去与阿兄说一声,他带回来的茶花我养活了。
奶娘临走时摸摸我的脸,红着眼道:「我很快回来,你乖乖在家。」
「嗯。」
我早时候偷偷跑出去过,被找回来后,几个婆子没有罚我,却狠狠欺负了奶娘,我打不过她们,也奈何不了她们。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跑出去过。
因为我知晓,我若犯错,奶娘会遭殃。
王家来人接我那天,茶花叶子也郁郁葱葱,我听着那人说了挺多话,却没一句记下。
因为她在说谎。
说什么父母想我,特意来接我回去。
我虽然没见过世面,但不是真的傻。
真与假我还是分得清的。
奶娘倒是很高兴,觉得我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不忍与她说,此次回去,我怕是从一个牢笼,到另外一个牢笼。
所以我不让她跟着一道回去,免得她心疼我,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这是为何?我……」
「阿兄迫于生计时常要外出,嫂子又有了身孕,侄儿尚小需要人照看。我回家是去享福的,奶娘不必担忧,等我安顿好,就派人来接奶娘和阿兄去京城团聚。」
临走那天,上马车前,我一直在笑,仿佛对回家充满期待。
真很高兴的样子。
等上马车后,看着角落的茶花,眼泪才忍不住滚滚落下。
此生,与奶娘、阿兄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
《顾承言王榆晚王榆欣》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王榆晚顾承言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她的聪明冷静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为之折服。作者佚名巧妙地切入故事,设定了一个新奇的背景,并以精巧的结构将各个场景环环相扣,令人过目难忘。文中的配角也出彩,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和共情点,与主角的前后反差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者无法自拔地被其抓住,不断追寻下去。
佚名的书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顾承言王榆晚王榆欣》。故事情节意想不到,跌宕起伏,吸引人的同时又充满了悬疑。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下去的好书,太喜欢了!
《顾承言王榆晚王榆欣》这本书展现了作者佚名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叙事功底。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主角王榆晚顾承言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坚持和勇气令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带来新的惊喜和挑战。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顾承言王榆晚王榆欣》这本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梦境的世界。作者佚名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创造出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主角王榆晚顾承言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神秘感。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惊奇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