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历朝历代,天鉴降临的短暂混乱已经平息。

大秦,秦始皇三十六年。

大秦咸阳宫。

“哈哈哈!”

时年四十八岁,鬓发斑白的嬴政,正在仰天大笑。

“你们听听,后世之人要给朕盖棺定论了!

还问朕敢不敢看?

朕平定六国,廓清宇内!

为此杀戮无算,绝户断宗不计其数!

朕既敢为天下先,就不惧后世毁誉!

朕有什么不敢看的!”

这时候,丞相李斯进言道。

“陛下功盖三皇,德比五帝,威加海内,一统天下!

是普天之下第一位皇帝,一定能够万古流芳!”

秦始皇满意的笑道,“要说一统天下,商汤周武也算小有成就。

但是他们治下的天下,各封国各行其是。

车不同轨,书不同文!度不同尺,权不同衡!

算什么一统天下!”

一旁的中车府令赵高,也出言附和起来。

“自陛下起,天下只有大秦一个国家!

陛下的大秦,一定能延续万代!

这后代之人,也一定是我大秦后人。

他们对于陛下,一定是万世景仰的!”

嬴政志得意满的说道,“你们两位,真是深得朕心!

赵高!去把扶苏召回来!”

听到这句话,赵高和李斯都是心里一惊。

天降神鉴,为什么要去请扶苏呢。

扶苏作为始皇帝长子,对于他们两人可并不亲近。

就在前一年,扶苏就因为直言进谏被派往上郡修长城了。

嬴政继续说道,“朕不过杀了几个方士,他就要跟朕顶嘴!

还说什么,杀戮太重怕天下不安定。

不让他去边塞历练一番,他就不知道老子的江山得来不易!

现在天降神鉴,朕也要让他来看看,朕的江山安不安定!”

始皇帝一言九鼎,赵高立刻躬身领命。

“奴婢遵旨!”

但是他刚退到大殿门口,又听到了始皇帝的一道命令。

“对了,召上将军蒙恬、上卿蒙毅见驾!

还有王贲、李信,也给朕召来。

朕要和他们一起看看,后世之人如何评价朕的伟业!”

赵高走后,一向自信的始皇帝,脸上才浮现出一丝隐忧。

“李斯,你今年多大了?”

李斯眼角不自觉的抽了抽,近些年始皇帝总是爱问他的年龄。

“陛下,臣今年六十有九,已是风烛残年了!”

“哼!”

秦始皇不自觉的轻哼了一声。

他才四十八岁,就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李斯这老家伙快七十了,看起来还没什么大毛病。

“丞相真是长寿啊。”

李斯额角沁出一丝冷汗,听到这话顿时吓了一跳。

陛下这是暗示他活的太久了吗?

李斯扑通一声长跪不起,“臣李斯,此生永远忠于大秦。

臣,愿为大秦流尽最后一滴血!”

秦始皇就是随口一叨叨,没想到把李斯吓成这样。

嬴政不动声色,他可不放过任何一个敲打臣子的机会。

“李斯啊,你是聪明人。

但是,聪明人都会把自己的利益算的很精。

朕对你的期望,只有一条。

任何时候,都要将大秦的利益放在你个人利益之上!”

……

大明洪武十年。

朱元璋正盯着空中的天鉴,大殿中的大臣们都已经集结了。

“标儿!快去请刘伯温!”

太子朱标沉声应道,“父皇,老师已经故去两年了。”

朱元璋稳了稳心神,看到这种神奇天象,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现在天鉴降临,正是印证的时候。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环顾殿内,顿时露出满意的神色。

文有李善长、胡惟庸,武有徐达、汤和。

满朝开国勋贵,都是春秋鼎盛之时。

朱元璋看着文武重臣,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光明的未来。

“诸位,天降神鉴,只怕有人要心虚了。

但是我大明君臣,却问心无愧!

标儿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啊?”

朱标正色道,“无他,只因我大明得国之正,历代无出其右!”

此言一出,平静的大殿突然热闹起来,众臣的情绪也激动起来了。

朱元璋满面红光,笑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儿子!

有这份见识和自信,不愧是大明的皇太子!”

此时,李善长也出班附和起来。

“皇上,太子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上位以百姓之身起事,一心为民除暴,为万民***!

在上位心中,惟愿解民倒悬之苦,却无窥伺神器之意!

纵观历代,没有一朝开过君主,可与上位相比。”

朱元璋捋了捋颌下短须,淡淡的笑了笑。

“是啊,朕的心中始终装着黎民百姓。

朕不怕得罪读书人,不怕得罪贪官污吏。

却唯独不愿亏待了咱大明百姓!”

站在朝堂上的老狐狸们,都听出了朱元璋话中有话。

几年前刘伯温查处的空印大案,已经让一群贪腐舞弊、盘剥百姓的勋贵人头落地。

当时,光官员都杀了上百人!

李善长、胡惟庸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

上位就是想杀鸡儆猴,总不会牵扯到他们头上吧。

斩首上百,牵连数千的大案,偶尔出一次震慑一下人心就可以了。

总不会接二连三的来吧!

“标儿,将你的弟弟们也叫来!

让他们一起来看一看,后世之人是如何评价咱老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