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卯时一刻,皇极殿。
伴随着宏大的钟声,皇极门缓缓打开。
天光微亮,照在朱慈炯的身上。
刹那间,周身光芒万丈。
朱慈炯头戴紫金冠,身穿衮冕服,站在大殿之前。
身后,是从皇极殿中搬来的龙椅。
台阶下,站着数千名披甲带刀的戚家军。
气势磅礴、威武雄壮。
四千余名大小官吏,自午门,缓缓踏入皇极殿前。
他们有的低眉顺目,有的面如死灰。
没人敢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
钟声止,午门关。
不少人已经是两股战战,几欲奔走。
昨日夜间并不平静。
有数十位官员打算趁夜逃走。其中甚至不乏一品、二品的大员。
可是任由这些人平日里再怎么作威作福,面对已经被下了死命令、拔刀相向的守城将士,他们终究还是灰溜溜地回到自家府上。
眼睁睁着自家时钟过了子时、丑时、寅时,他们只能咬咬牙,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
在他们眼中,一个月前的定王朱慈炯,只不过是一名及冠两年的少年。
而此时,大明第十七代皇帝朱慈炯,便如十八层地府中的阎王!
皇极殿前,朱慈炯看着面前站定的京都官吏,冷冷一笑。
朗声开口:
“国难当头,朕本不欲行登基大典。但太上皇劝朕,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朕思索再三,觉得还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既如此,今日朕便举行一个登基大典。不过,朕不需要你们‘劝进’,做什么‘三劝三辞’的举动。”
“也不会祭祀什么天、地、太庙。”
“朕,便是皇帝!”
“朕负责的,只有我大明子民!”
话音落,鼓声起。
早有一名司礼监太监尖声喊道:“礼起,正衣冠!”
台下众官整理好自己的朝服。
太监再喊:“太上皇到!”
朱由检在四名太监、八名宫女、十六名侍卫的拥簇下一步步登上皇极殿。
此时的崇祯帝,面无血色,眼窝深陷,哪有一丝皇帝的威严。
他踉跄走上台,从袖中拿出一卷黄绸,递到跟随在后的大太监王成恩手中。
王成恩躬身接住。
前行三步,展开黄稠,朗声诵读: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逆贼逼京,皆朕误天下也!朕恐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
“幸天佑大明。皇三子慈炯,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力克逆贼,京邑克平,莫非其力。”
“倏忽十七年,天步犹艰。慈炯内发谋猷,伐暴除凶,无思不服。”
“昔唐太宗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号称太上。”
“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称谓之仪,一准汉唐。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
“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台下,众臣拜伏在地,口呼万岁。
朱慈炯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崇祯帝的这道诏书,前面痛陈己过,倒也合情合理。
但是最后却来了一句“唐太宗”——这是在暗中讥讽自己学了李世民吗?
看来朱由检依旧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啊!
此时千人瞩目,朱慈炯不便发作,只得暗暗忍下。
“咚咚咚”
第二通鼓声响起。
朱由检将怀中玉玺拿出,重重放于朱慈炯手中。
面对群臣,勉强说道:“朕将皇位传于三皇子朱慈炯,今日起,改元——盛世!”
众臣按照品级在午门排好顺序。
再次跪地,山呼万岁。
“咚咚咚”
三通鼓起。
太监高喊:“奏乐!”
刹那间,皇极殿前礼乐声起,千余名宫女身穿华服,翩翩起舞。
礼乐声中,朱慈炯看到朱由检浑身发颤,嘴唇不停抖动,似乎是回忆起十七年前自己初登基之时。
台下也有不少大臣浑身战栗。只是不知他们在激动,亦或是在——害怕?
礼乐声渐停,宫女们缓缓退出。
朱由检也在王成恩的搀扶下缓缓走下台阶。
司礼监太监一挥怀中拂尘,喊道:“礼成,恭贺新君,吾皇万岁!”
台下再次跪倒一片:“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司礼监太监下台。朱慈炯站在皇极殿前,目光沉凝,缓缓说道:
“朕今日已登大宝,上应天时,下合民意。若再有宵小之徒图谋不轨,朕必将严惩不贷!”
说着看了看刚刚在台下站定的朱由检。
朱由检微微一颤,仓皇低头。
朱慈炯缓步而行。
“今日本是大喜之日,但山河破碎,朕心中难安。攘外安内,乃应有之义。”
朱慈炯顿了顿看向下方官员。
眼神逐渐凶厉。
“昨日有二十名官吏想要离城。诸位若还有半分羞耻之心,便自行上前。”
话音刚落,群臣中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昨日京都之中,四处喧哗。
台下的朝臣,即便大多数没有逃走,却也绝对睡不着。
“听说昨日陈尚书打算离京,被拦下了。”
“周侍郎的家仆与守城军都打起来了,据说打得头破血流,终究被陛下的戚家军赶来,一一诛杀。”
“我还听说有人打算从河中逃走,却被城外巡逻的兵丁用渔网兜住......”
朱慈炯静静地站在台上,看着他们交头接耳。
过了半晌,却没有一人主动站出来。
朱慈炯气极反笑:“常言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诸位倒真是好心性!”
“今日朕初即帝位,本应大赦天下。可这天下,又如何靠一个‘赦’字安定?!”
“既然赦不出天下太平,朕便杀出一个天下太平!”
“前礼部尚书尚书陈演出列!”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臣堂踏前一步,匍匐在地。
“陈演,你乃前任首辅,两月前你因一己之私,反对南迁,这才导致如今兵临城下的困局。”
“太上皇念你年老,另命你为礼部尚书。你非但不敢念皇恩,却勾结闯贼,其心可诛!”
“你可知罪?!”
陈演面露愕然,跪地说道:“老臣虽然无能,但绝没有做出叛国之事!”
“不承认?”朱慈炯冷冷说道,“那你昨日为何打算潜逃?”
陈演满脸悲苦说道:“臣知昨日触怒了陛下,想今日必遭皇帝诘难,故而打算逃走......臣虽死罪,但绝无叛国之事!”
朱慈炯眼睛一眯:“你是说,朕今日找你,是报复你昨日反对朕登基之事?”
“臣不敢!”
“呵呵。好一个不敢!”朱慈炯怒极反笑,“崇祯十六年你暗中派家仆前往李闯军,你以为朕不知道?”
“今年正月,你多次通过这位家仆与李闯书信联系,你以为书信烧了便没了把柄?”
“二月,你送一万两纹银给李闯。而太上皇募捐,你只捐了五十两,此事你又作何解释?!”
陈演瞠目结舌。
这些事他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皇帝是从何听到的。
“你可还有争辩的?”
陈演闭目待死。
朱慈炯点头说道:
“本该将你凌迟处死,但今日大吉,便只判你一个砍头之罪。另外家产充公,直系子孙诛灭,奴仆遣散,女眷充入教坊司!”
“来人,先将这老匹夫拖至午门,斩首示众!”
两名带刀侍卫将一如死狗的陈演拖出午门。
大殿前的四千余名官员眼中俱是惶恐。
一道悦耳的电子音响起:
【实物于谦已到账,请注意查收】
【任务开启:肃清朝堂】
《大明第一帝君》这本书展现了作者青十二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叙事功底。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主角朱慈炯朱由检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坚持和勇气令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带来新的惊喜和挑战。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大明第一帝君》这本书设定新奇,切入点巧妙,文中的主人公朱慈炯朱由检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作者青十二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揭示了主角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值得一读。
《大明第一帝君》给人带来了新颖的阅读体验。作者青十二的设定非常独特,切入点巧妙,引人入胜。主人公朱慈炯朱由检的个性鲜明,她的智慧和毅力令人钦佩。整个故事由她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过程构建而成,让人看后不禁为之欢呼。这本书的结构精巧,文笔流畅,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引人深思。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作者独特的风格和才华。
作者青十二的文笔细腻而出色,《大明第一帝君》展现了他独特的风格。故事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读完之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令人喜爱的作品,我对作者的才华感到十分钦佩。